現今社會,大家經常討論「邊界感」—即是懂得分辨自己與他人的私人空間、情感界線。對於上一代來說,職場有明確的規矩和距離感;但新一代成長於資訊開放、講求平等的環境,說話直接、坦率,反而變得理所當然。 網民在網上平台「Threads」上發文指有位00後實習生,前幾日被70後Manager「請」出房門,場面一度緊張。實習生大膽敲門問Manager:「你噚日做咩唔返工,去咗邊啊?」令Manager當場「爆炸」:「我嘅私人嘢要向你交代?」。一
現代都市人長時間在辦公室工作,經常一坐就是八小時以上,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腰酸背痛、肩頸僵硬及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等問題。這些不適不僅影響工作效率,更可能引發長遠的健康隱患。根據醫學 研究 ,長期缺乏運動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肌肉骨骼疾病的風險。對於每天在辦公室奮鬥的打工仔來說,學懂善用辦公椅進行簡單拉筋運動,既能舒緩身體不適,亦有助提升專注力及減壓。 本文將介紹五個適合在辦公椅上進行的拉筋動作,並
Designed by Freepik In our fast-changing world, the best lifestyle isn’t about fancy trends—it’s about staying healthy, happy, and ready for whatever comes next . Here’s how to build it, step by step: 1. Work Smarter, Not Harder Mix Office & Home : Work from home 2-3 days a week (save time on commuting). Take Breaks : Every hour, stretch or walk for 5 minutes (your brain will thank you).
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先進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正深刻改變全球勞動市場的面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於2025年初發布的《未來就業報告》,未來五年將有約22%的工作崗位經歷結構性轉型,這不僅反映了技術革新的驅動力,更揭示了企業經營模式和人才策略的根本變化。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職場洗牌,企業 管理 者若能及早掌握趨勢,調整 人力資源 規劃,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反之,忽視變革則可能導致技能過時和職位流失的雙重風險。 咩職位
不知道現今世代的打工仔是否仍然會工接工地返工呢?不過工作壓力大,很多打工仔都會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又或者試試創業等不同的可能性,之後才會選擇打工。雖然這是現時流行的趨勢,但公司的HR又會否接受得到呢? 有網民在社交媒體專頁「奴工處」上投稿,表達對HR見工提問的不滿,他指不明白為甚麼HR往往要問及求職者空窗期,可能他覺得這帶有審問和批判的意味,所以不太喜歡HR問及這問題,但作為求職者,又可以怎樣回答得誠實又得
香港近年面對嚴峻的經濟挑戰,失業率持續攀升成為社會焦點。根據 政府 統計處最新數據,2025年首季失業率維持在3.2%,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部分行業如餐飲、 建造 及 專業服務 業的失業率更出現明顯增加。外圍需求疲弱、高利率環境及貿易摩擦等因素,令招聘意欲減弱,勞動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被裁員的香港市民不僅面臨經濟壓力,更遭遇自信心的嚴重打擊。資深 人力資源 專家指出,失業後重建自信是重返職場的關
Published 02 July 2025 Author Aditi Sharma Kalra HR often says the door is always open, but how often do employees feel safe walking through it? Here are three ways HR can build a culture of trust, not fear. Employees are constantly told, “Go to HR if you have a problem.” But for many, that’s the last thing they’d do. Fear of retribution, getting misunderstood, or simply being ignored keeps them s
在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與生活節奏,常常感到情緒低落甚至厭世。返工後的疲憊感和心理壓力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損害身心健康。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 管理 情緒,保持積極心態,成為許多上班族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本文將從情緒管理的角度出發,介紹五個簡單且有效的小習慣,幫助你每日充電,提升工作與生活的幸福感。 情緒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僅能提升個人幸福感,也能增強抗壓能力和工
Designed by Freepik The ideal modern lifestyle blends well-being, adaptability, and purpose —preparing us not just for today’s challenges but for a future shaped by AI, climate shifts, and longer lifespans. Here’s the blueprint: 1. Hybrid Living: Work ≠ Location Why? The 9-to-5 office is obsolete. Best Practice : ✅ 3-2-2 Model : 3 days office (collaboration), 2 days remote (deep work),
Designed by Freepik The modern workforce is more age-diverse than ever—yet many companies still struggle to fully leverage the strengths of young talent, mid-career professionals, and experienced workers (65+) . A truly balanced labor market isn’t just about fairness; it’s about maximizing productiv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 Here’s how we can achieve it: 1. Break Age Stere
科技革新與組織架構變革,過去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中層 管理 職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0年代中期起,全球多間大型企業開始大幅削減中階管理層職位,甚至出現「中層管理快絕跡」的現象。這種變化不單是職位數量的減少,更反映了企業對人才能力與角色的重新定義。 中層管理職位為何快速消失? 企業組織結構與科技發展 中層管理職位的消失是企業組織結構與科技發展共同推動的結果。這一趨勢帶來管理危機與職場挑戰,但同時也
近年香港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市場挑戰,部分人認為「愈高學歷愈難搵工」,但實際情況較為複雜。根據2025年首季大學聯校就業資料庫(JIJIS)數據,香港大學畢業生招聘職位空缺大幅減少,跌幅超過52%,尤其是 零售 、 酒店 、 旅遊 等傳統 客戶服務 類職位空缺銳減超過90%。這反映出部分行業對高學歷畢業生的需求下降,令求職競爭更激烈。 網民在網上平台「Threads」上發文表示今年37歲,是一位 翻譯 學系的碩士畢業生。即使在高學歷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呢句說話,唔單止係電視劇對白,更係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嘅問題。時間過得快過流水,與其後悔「當初點解冇做」,不如 而家就行動 ,創造自己唔會遺憾嘅人生。 點解要好好過? 1) 時間唔等人 20歲嘅活力、30歲嘅幹勁、40歲嘅智慧……每個階段都獨一無二,錯過就冇。 例子 :好多人退休先發現「原來最想環遊世界,但體力已經跟唔上」。 2) 快樂係自己揀嘅 唔開心嘅工作、toxic嘅關係、無意義嘅忙碌——其實
不少打工仔都視40歲為人生一個新階段,希望可以延續30歲時對事業的拼勁,朝高薪厚職的目標進發。不過,當打工仔真正踏入40歲時,又會因為種種原因令人感到挫敗。 近日,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發文,指自己踏入40歲後事業止步,明顯感到身體變差,每日目標只祈求不要遭到解僱,大嘆人生感到疲憊,難以想像自己如何能維持這種狀態直至退休。 按圖了解網民回應: 事主:20出頭嗰陣啱啱畢業,對做嘢無咩感覺。到30歲黃金時期,叫做「事業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求職者面臨的不僅是職位本身的挑戰,還要應付面試官的刁難問題。尤其是合約工或短期聘用的員工,經常被HR質疑「為何頻繁跳槽」,被貼上「jumpy」的標籤,成為面試中的敏感話題。近日,一位從事合約工作的打工仔在社交專頁「奴工處」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透露在面試時被HR直接質問「點解咁jumpy」,引發網民熱議與共鳴。 返合約工都被HR質問點解咁jumpy? 樓主:有次見工HR問我點解我咁Jumpy,份份工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