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只係數字,點解玩樂要有界限?

Market Updates By Me2Works Published on 18/07/2025

Designed by Freepik


好多人覺得「後生先可以玩得癲」、「年紀大就要正正經經」,但呢種想法其實好outdated!玩樂同好奇心從來冇年齡限制,只係社會標籤同自我設限令大家唔敢放開去玩。一齊拆解呢個迷思!

🔹 點解會有「年紀大就唔玩得」嘅觀念?

1.     社會定型

  • 「成熟就要穩重」嘅傳統思想,令人誤以為「玩=唔正經」。
  • 例子:50歲去玩滑板,可能被話「咁大個仲咁貪玩」。

2.     自我限制

  • 怕被笑「扮後生」或「唔夠莊重」,結果連試都唔敢試。
  • 金句:「唔係你老咗所以唔玩,係你唔玩所以老咗。」

3.     體力誤解

  • 以為「後生先有精力」,其實適量運動反而keep住活力。


🔹 點解「後生玩嘅嘢」難接受?

1.     科技代溝

  • 長輩可能未接觸過新玩意(如VR遊戲、密室逃脫),覺得「複雜又無謂」。
  • 破解:用簡單比喻解釋,例如「抖音即係電子版點唱機」。

2.     文化差異

  • 後生熱衷嘅動漫/Cosplay,長輩可能聯想到「細路仔嘢」。
  • 案例:日本70歲婆婆玩Cosplay仲紅過後生!

3.     怕失敗尷尬

  • 「學極都唔識用手機App」→ 寧願唔玩。


💡 點樣打破年齡玩樂界限?

✅ 混合活動

  • 唱K點歌時,夾雜經典金曲同新歌(譚詠麟+MC)。
  • 打機可以玩《動物森友會》(輕鬆)或《Mario Kart》(懷舊)。

✅ 互相教學

  • 後生教長輩玩IG濾鏡,長輩教後生玩象棋/書法。

✅ 改寫標籤

  • 唔好話「阿伯玩無人機」,改叫「科技達人試新嘢」!


「玩樂唔係後生專利,係保持年輕嘅秘訣。」


🚀 即刻行動建議

1.     邀請長輩一齊玩

  • 「阿媽,一齊玩Switch跳舞game?當運動囉!」

2.     試一樣「超齡」活動

  • 後生:學茶道/書法
  • 長輩:試整電子音樂/TikTok


記住:冇人規定幾歲要做咩,最緊要玩得開心、玩得自信!


真實例子

  • 日本82歲阿婆做YouTuber打機,訂閱過50萬!
  • 香港「長者電競隊」參加比賽,證明反應唔輸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