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潮】被裁後連自信都輸埋?資深HR教4式自信心重組大法!

Career News By CTgoodjobs Published on 03/07/2025

香港近年面對嚴峻的經濟挑戰,失業率持續攀升成為社會焦點。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2025年首季失業率維持在3.2%,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部分行業如餐飲、建造專業服務業的失業率更出現明顯增加。外圍需求疲弱、高利率環境及貿易摩擦等因素,令招聘意欲減弱,勞動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被裁員的香港市民不僅面臨經濟壓力,更遭遇自信心的嚴重打擊。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指出,失業後重建自信是重返職場的關鍵,以下四大方法有助於自信心的重組與心理調適。

4式自信心重組大法


一、正視情緒,接納失業帶來的心理衝擊

失業往往伴隨挫敗感、焦慮甚至自我懷疑,這些情緒反應是人之常情。資深HR強調,首要步驟是勇敢面對和承認自己的情緒,而非逃避或自責。失業多因經濟大環境或企業結構調整所致,並不代表個人能力不足。透過接納現狀,能減少自我否定的負面循環,為下一步的自信重建奠定基礎。

二、重新定義自我價值,擴展身份認同

失業期間,個人價值感容易因失去工作角色而受損。專家建議,應從多元角色中尋找自我認同,例如家庭成員、朋友、志願者或學習者等身份。這不僅豐富生活層面,也有助於建立穩固的自我價值感。參與社區活動或發展興趣愛好,能帶來成就感與歸屬感,減輕失業帶來的挫折。

三、培養正向思維,設定具體可行目標

失業後容易陷入負面自我對話,如「我不夠好」、「找不到工作了」。資深HR建議透過改寫內心語言,將「失敗」轉化為「成長與調整的過程」。同時,設定短期且具體的目標,例如每天投遞幾份履歷、完成一門線上課程、練習面試技巧等,能逐步累積自我效能感,增強信心。

四、保持規律生活與身心健康,強化抗壓能力

規律的作息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建議失業者每天安排固定的起床時間、求職活動及休閒運動,保持身心活力。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睡眠有助於情緒穩定與提升專注力。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或職業輔導,亦能提供支持與指導。

香港目前面臨的失業潮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心理挑戰。失業者若能透過承認情緒、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培養正向思維及維持身心健康,便能逐步重建自信,為重返職場做好準備。面對不確定的勞動市場,這四大自信心重組大法將成為助力,幫助香港勞動力群體迎接新機遇。




Article By CTgoodjobs

https://cthr.ctgoodjobs.hk/HRInsight/%E5%A4%B1%E6%A5%AD%E6%BD%AE-%E8%A2%AB%E8%A3%81%E5%BE%8C%E9%80%A3%E8%87%AA%E4%BF%A1%E9%83%BD%E8%BC%B8%E5%9F%8B-%E8%B3%87%E6%B7%B1hr%E6%95%994%E5%BC%8F%E8%87%AA%E4%BF%A1%E5%BF%83%E9%87%8D%E7%B5%84%E5%A4%A7%E6%B3%95/42415?utm_source=newsletter-cthr_20250705_hot-topic04_42415&utm_medium=enewsletter-hr&utm_campaign=cthr